這一篇文章還蠻長的
不大預計有什麼人會看
會有這一篇的文章的原因
主要還是冠霖不認同成語使人思想懶惰這句話
然後越辯越厚 才有這一篇長文
我也打得很累
不過大家還是要感謝冠霖才看的到這一篇

隨著民進黨下台


似乎新聞媒體罵執政黨罵累了想改罵在野黨XD
前陣子被妖魔化最嚴重應當是教育部長
他的言語行為固然有很多不適當的地方
不過新聞媒體的炒作方式已經近乎媒亂了
他說的話以及教育部的政策不論對錯都可以是新聞媒體攻訐嘲諷的對象
目前這些人都下台了
也沒有什麼好評論
但是他說的成語使人思想懶惰這段話
由於新聞記者的思想懶惰
加上他們刻意的操弄變得極具負面意含
這段話本身所具有的深入議題可討論性反而被稀釋了



但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
濫用成語 不能恰當的使用成語確實會使人思想懶惰
一般在行使正式性或是公開性的文章
為使行文簡潔以及文體端重
成語的運用在這個時候確實是有必要的
但在現今的國語文教育裡面
學童就要使用成語背記成語
甚至以成語運用程度來評比作文水準高低
若說造成思想懶惰或許言過其實
但是對學生往後在使用語文的創造力以及語言的感受能力考量
不應把成語在國語文教育中放的太前面比重看的太重



事實上 成語在使用上
會有使人陷入敘事或者情感表達的窠臼的風險
當我們要表達情緒的哀傷時
什麼悲從中來 淚流滿襟之類的詞語
便能脫口而出
成語使運的好處在於"方便"且雅潔
但實際上方便的程度是大於雅潔的
可以很快的將一個較為複雜的概念用四個字表達出來
但是隨著語文使用的越熟練
或是文言文讀的越多
簡潔的文字表達越熟練 越能別出心裁(這也是成語)
成語並非要刻意避而不用
但中文的簡雅信達必然要跨過成語這個坎才用的好


再來 成語的泛用以及濫用
容易使人對於生命情境的感受下降
成語的背後固然有典故和出處存在
但畢竟直接閱讀時是看不出來的
宋代的江西詩派 和魏晉的駢文雖然也好用典
但當時的人所取得的資訊相同程度比現在的人大的多
他們同樣讀過四書五經 諸子百家
赤壁賦有"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樣的句子出現
當時讀的人可以從這些典故中讀取更多複雜的訊息
李義山好用典 但用的撲朔迷離 唯詞藻華美
現代人讀他的詩也只能感受到朦朧的美



而成語不論在字面上以及其背後蘊含的訊息複雜度
都不若這些典故
過度仰賴成語不啻簡化了生命情境裡具體而微的部份
正是那些細微的差異
讓同樣的情感經過不同人表達後
可以讓我們讀出不同的況味這是成語的侷限處
以下舉兩個例子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兩首詩同樣有表達悲壯雄闊生命情境的句子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以及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這兩句敘述的客體是極相似的 但敘述的主體卻極為不同
前者的情緒發散是由內而外 "念" 天地之悠悠
此處的悲壯雄闊來自敘事者自身薄弱而指涉的他者極大所致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此處的悲壯雄闊來自外在時空的壓迫致使敘述主體感知 "
作客" "獨登台"
更顯出自身的孤寂和悲涼
反過來凸顯感知時空的遼闊
自身與外界的方向性反倒是由內而外對照前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有此感


古典詩詞的閱讀和學習比成語更為重要的地方也在此處看出來
能夠讓感知到的東西更為細膩和遼闊


定風波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一闋詞
其意緒的掌握和生命經驗的共同感悟都是不容易達成的
比起文字的敏銳度 讀這闕詞詩需要的是生活的體驗
再者 比起成語所能使用的門檻一些詩句的使用顯然更高
不當的用典截句很容易就會弄巧成拙
以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伊能靜 念奴嬌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美人如此多嬌,英雄連江山都不要 一顰一語 如此 溫柔妖嬌 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紅顏一笑 像鳥一樣捆綁,綁不住牠年華 像繁花正盛開 ,擋不住牠燦爛 少年英姿煥發,怎麼想都是她 紅塵翻覆來去,美人孤寂有誰問 大江 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的雪 羽扇綸巾 談笑間 強虜灰飛煙滅

這首歌後面國文程度低落亂改長恨歌的地方不提
前面將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和 蘇東坡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湊在一起
引不出美感 反倒顯出極到的荒謬
單從字面上來看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樣將紛沓群湧的雄心霸氣凝縮一處的句子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這樣瀟灑淡然飄逸的句子綁在一起本身就極為荒繆
教主還想用江山美人的橋段將這些意象捆綁在一起更顯得不可思議



余光中在他的新詩大江東去有這麼一句
"赤壁下,人吊髯蘇猶似髯蘇在弔古"
人和髯蘇弔的是同樣的古
蘇軾和杜牧弔的是同樣的古
但蘇軾從這樣遼闊的歷史情境最終看到的是千古風流人物
而杜牧看見的最終卻是銅雀春深鎖二喬的猗旎情事
如果我們透過成語學習赤壁故事 敘述赤壁故事
固然得不到箇中妙處
也說不出自己想表達的箇中妙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343408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