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在於

那些教育學者和國文老師不知道自己該教什麼

到底是要教學生對於文學藝術的鑑賞

還是教學生對文字的掌握和應用

如果是前者 出發點也是好的

但是根本不該用考試來考

比如說讀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

應該是同學們各自談談對這闕詞的感受

類似以讀書會討論會方式進行

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可能有同一標準

國文教育也不是要每個人都成為詩人詞人

結果我們的考試卻是考每個人讀作品的感覺或是文學技法

那是沒意義的

對於後者 文字的掌握和應用

這才是能教能考的東西

為什麼明清兩代以八股文取代詩詞歌賦

其實這不是他們蠢或是統治者一心想讓讀者人變笨

八股文實際上就是一種語言陳述能力 思考邏輯訓練的過程

因為考慮到全中國各地城鄉階級差距太大

為了避免一些人比鄉下人有更多的資訊不對稱優勢

才限制只能出自四書五經 仿聖人言

類似聯考制度那種一綱一本作法

後來搞一綱多本多元入學之後

有錢人不就是可以用補習和學才藝拉開和窮人的差異嗎

回過頭來說 語文的嚴謹性和邏輯性

這才是需要教 將來也必定用的到的東西

特別是很多人忽略了語言和數學一樣

其實也是一種邏輯思考工具

但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掌握這樣的工具

利用語言去思考解決問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6016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本

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為什麼他們的文字最有說服力?看問題永遠能擊中要害?

我倒覺得詩詞賞析國學常識是沒有考的必要

倒不如多訓練學生寫作的邏輯思考過程

中文是一種很奇妙的語言

世界上絕大多數語言都是絕對性的

有時態有單複數有陰陽性 有語句順序

但是中文幾乎沒有 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一些無知的人就在那裡崇洋媚外說中文不嚴謹太鬆散

就是國文教育失敗才出一堆這種無知的人

中文就是所謂相對性的語言

世界上的任何現象狀態

都是不斷在變化了

比如說 我今早出門 今早我出門

好像一樣

但是前者的情境更著重在自己這個個體的行動

後者則著重在今早這個時間點 所發生的現象

然後特別著重這個時間點裡 我這個個體的活動

英文等語言因為時態的存在

會降低語言的相對性

語言有相對性才能運用在各種情境中的細微變化

中文不是不精確

是太精確 系統太龐大

讓那些一知半解的人不會用

我國的國文教育失敗就是失敗在這

連漢語的本質不掌握好

讓學生在稚嫩的語言情況下企圖去把握那些一流作品的美學概念

其實都只是一知半解 為賦新詞強說愁

就很像一些班上前幾名學生的作文

常常看到通篇譬喻名言用典和華麗詞藻

真的問他們懂不懂其實還是一知半解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

方文山這種作詞人怎麼會被認為是優秀的作詞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343408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